章节内容 章节目标 时长
大纲一:课程开发的误区与三段位开发模型
(一)课程开发的萌芽与发展
1、从教案讲授走向PPT讲授
2、从专业模型走向流派纷争
(二)课程开发的两个误区
1、注重流程设计而轻于内容评审
2、将做出PPT作为成果检验的标准
(三)三段位课程开发模型理法 本章节为理论知识讲解篇章,旨在让学员知道今后该如何进行课程开发。 1小时
大纲二:课程开发前的需求收集与需求分析
(一)三个基于与学员对象的选取
1、三个基于是前提
(1)基于需要
(2)基于需求
(3)基于场景
2、学员对象的针对性选择
(二)需求收集的七个方法
1、问卷调研法
2、观察与访谈法
3、资料分析法
4、研讨会&头脑风暴
5、任务分析法
6、小纸条收集法
7、需求关系雷达图
(三)需求素材整理与分析
1、基于培训目的做分析
2、基于任务与问题做分析
3、基于学员对象做分析
4、基于教学目标做分析 本章节的学习目的:
1、知道在什么情景下做需求收集;
2、至少学会并熟练应用三种以上需求收集的方法;
3、真正意义上学会做需求分析,为接下来的内容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。 3小时
本章节需要学员现场实操演练并进行点评
大纲三:主题确认与目标撰写
(一)初选主题的优化与确认
1、是否符合度量值原则
2、课题优化
(二)目标撰写ABCD法
1、教学目标的撰写
2、跟踪落地的目标设定
(三)课程计划课时安排
(四)说课设计
1、课程教学形式的设计
2、课程整体开发思路的设计 本章节达成两个目标:
1、确定最终课题及写出具体、可实施的教学目标;
2、让学员知道,怎么设计课程时间及教学安排;
3、通过说课让学员明白开发的目的及价值。 2小时
本章节需要实操演练+说课展示+点评
大纲四:课程大纲搭建及小节开发
(一)课程大纲的四个逻辑类型
1、知识及标规类
2、流程及操作类
3、技能与方法类
(1)花田逻辑结构
(2)用金字塔结构调整花田大纲
4、问题分析解决类
(二)小节内容开发的三四级开发
1、内容素材的获取渠道
2、云思维螺旋做内容增量开发
3、内容的三、四级开发
(三)用课程开发五线谱完整梳理
1、五线谱表单填写
2、基于五线谱做内容检验
(四)文字版内容转化为PPT
1、制作出完整版PPT
2、对PPT行进美化设计 本章节是要完成一段位完整的内容开发(内容的三、四级开发),并制作出PPT成果。 7.5小时
本章节过程中全程实操+辅导+点评
大纲五:课程的关键内容提炼与优化
(本章节进入二段位开发)
(一)用觉察分析表共创出关键内容
1、觉察分析表应用
2、团队共创关键内容
(二)用量表校验关键内容
1、六个维度做检验
2、匹配度考量
(三)关键内容的难点分析及解决
1、问题机会轮分析难点内容
2、思维云盘解决问题
(四)提炼出更精粹的内容进行迭代
1、内容比对与融合
2、精粹内容植入与迭代升级 本章节的主要目的是要教会学员运用觉察分析表、六维量表、问题机会轮、思维云盘等工具对课程的核心内容进行深度开发,从而让内容更实用、更接地气。 4.5小时
本章节全程进行工具应用与实操演练+点评
大纲六:场景化案例开发与教学应用
(一)场景化案例开发的注意事项
1、识别案例的“真伪”
2、复合型案例与单一案例的选取
3、案例的应用及教学目标撰写
(二)案例素材的选取及分析
1、素材的完整性罗列
2、找寻素材中的限制条件
3、限制条件的分析与解决
(三)完整的案例编写
1、案例编写五步法
2、案例输出与建模 本章节旨在教会学员如何针对课程内容编写对应的案例,并引导启发学员通过案例的研讨分析找到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,加深理解应用。 4.5小时
小组进行完整案例的编写+展示+点评 1.5小时
大纲七:工具化开发与成果校验
(本章节为三段位开发)
(一)教学工具开发与教学活动设计
1、图示建模与工具表单开发
2、场景化教学活动设计
3、讲师手册撰写
(二)三推六问校验课程成果
1、三推六问表单应用
2、课程优化及微调
(三)完整的课程包输出 本章节对课程成果做通盘的复盘校验,并最终输出PPT、讲师手册、案例库、工具包等课程成果。 3小时
课程展示PK+点评+好课程评选 3小时
刘睿老师
BSI-ISO10015培训质量体系认证讲师
ACI国际注册高级讲师/课程开发导师
交通大学EDP特约高级讲师
浙江大学EDP特约高级讲师
《做最优秀的培训师》作者
《TTD重塑赋能型培训师》作者
实战经历
十九年培训及中、高层管理经验,曾历任GOOGLE中国北方区培训经理、央视网企业频道培训总监兼渠道总监。
持续专注培训师培训和课程开发领域,始终秉承实用、落地的原则,亲自组建或辅导逾500家企业内部的培训师队伍建设,先后为移动通讯系统、电力系统、金融银行系统、百余家上市公司及制造型企业培训出近万名企业专、兼职内训师。
授课风格
1、培训体系系统化,以理论、模型为基础,融合自身经验与观点进行实战教学
2、注重学员对知识的兴趣度及实用度, “化繁为简,化简为趣,化趣入道”
3、互动性强,注重学员的参与性,通过引导,激发学员思考;
4、课程采用独特的“五维教学法”,促动培训绩效改进